宿州市聚焦五大核心任務 全面推進板材行業專項整治工作
2025-09-19
0次
為規范板材行業發展、提升環境治理水平,宿州市圍繞“摸清底數、分類整治、完善配套、政策扶持、強化監管”五大核心任務,構建系統性整治框架,推動板材行業向綠色、合規、高質量方向轉型。
全面排查,筑牢動態監管基礎。
對所有板材企業開展全覆蓋排查,重點摸清企業位置、規模、手續辦理、入園情況、生產工藝及污染防治設施等關鍵信息,并按時匯總上報。同時,落實網格化管理與常態化巡查機制,要求網格員定期排查轄區企業,各縣區、園區每月動態更新企業新增、關停等信息,實現對板材企業的全周期動態監管。
分類施策,明確企業整治路徑。
針對板材企業實際情況,宿州市制定“四批”整治策略:績效提升一批:鑒于全市板材企業當前均為C級,助力符合條件企業對照《人造板行業績效分級指標表》升級;協助條件不足企業推進提標改造,如采用燃燒法處理VOCs、甲醛,優先選用集中供熱或清潔能源鍋爐,參照A、B級指標提升,推動企業盡快申請績效升級。搬遷入園一批:引導符合標準的板材企業入駐園區,同步規劃建設園區環保治理設施,確保企業入園后環保指標達標。就地改造一批:鼓勵涉噴漆企業優先使用低(無)VOCs環保涂料,廢氣處理采用“干式過濾+水噴淋”工藝;使用溶劑型涂料的企業需保障廢氣穩定達標,推廣“吸附濃縮+燃燒”等高效處理工藝,并建立自動化監管平臺,在線監控環保設施運行狀態。淘汰關停一批:對無合法手續、無治理設施且拒不整改,或因客觀原因無法辦手續且不愿入園,以及有手續但污染物排放不達標且拒絕提升的企業,依法實施限期整改、責令關停等措施。
完善配套,夯實產業發展根基。
對現有板材園區及園內企業開展全面評估,從源頭替代、生產全過程管控、末端治理、管理制度完善等維度,推進園區全方位改造提升。同時,加快完善基礎配套設施,建設集中廢水處理、集中供熱、集中噴涂噴漆等共享設施,為企業環保達標提供硬件支撐。
政策扶持,推動企業規范壯大。一方面,制定專項優惠政策,對企業環保提升、“小升規”、入園發展等給予資金補助,支持企業開展源頭替代和治理設施提標改造,助力企業規范經營;另一方面,強化政策倒逼作用,對無治理設施、無合法手續且污染物排放不達標的企業,由相關部門依法采取限期整改、責令關停等措施,倒逼行業優化升級。
強化監管,嚴守執法檢查底線。
組織生態環境、市場監管、工信等部門開展聯合執法,完善監管模式,明確各部門職責分工,建立定期會商、信息通報、聯合監管的聯防聯控機制。同時,加強事中事后監管,依法查處無合法手續、無治理設施、污染物排放不達標及弄虛作假的企業;推行分類監管,將治污設施缺失、運行不正常、使用油性涂料的企業列為重點監管對象,切實鞏固整治成果。